
节目录制前,本间啓介(中)与CRI节目主持人王小燕、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北中朝子在做节目内容讨论
13日,在北京大学进修的日本新潟县知事政策局国际科中国室的本间啓介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向中日两国听众介绍了新潟县的魅力。
初识新潟:东北亚的日本门户
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濒临日本海的新潟县,呈现南北细长的地形,有着漫长且富于变化的海岸线,是日本海沿岸的海路交通枢纽。
也正是缘于这样的地缘优势,在东北亚的对外交往格局中,新潟县成为中日、日韩、日俄交流的重镇。其中,在对华交流历程中,早在1983年就与我国黑龙江省建立起友好省份关系,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两地建立友好关系已满三十年。
在长期的对华交往中,新潟县形成了以我国东北地区为轴心,铺设了对华交流的关系网络。据本间啓介介绍,目前,新潟县在华开设的办事处在东北就有两处,一是以哈尔滨为大本营的商务联络处,二是以大连为基地的“新潟县大连经济事务所”。
此外,与东北地区的密切往来也可以从开通的航线这一点得到印证。目前,我国与新潟县之间的直航班机有哈尔滨至新潟、上海至新潟,每周分别执行4班和2班的飞行任务,极大方便了我国与新潟县之间的人流、物流的往来。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员来说,选择新潟为赴日的第一站不失为最为快捷的行程路线,抵达新潟后乘坐快速新干线90分钟就能达到东京。
生态之地:陕西汉中朱鹮的新家
1998年,我国赠送给日方的一对朱鹮“洋洋”和“友友”就在新潟县的佐渡市安家落户。如今,这对“夫妻”在新潟这个新家繁衍生息,经过人工饲养和自然放飞繁殖,新潟县的朱鹮已经形成大约三百只的规模。
众所周知,朱鹮的生存和觅食环境要求都很高。朱鹮生活区集中在邻近的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喜欢在高大树木上栖息和筑巢,在附近的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田地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被称为“日本象征之鸟”的朱鹮早已从日本列岛消失了踪影,日方在接收我国赠送的一对朱鹮之后,在新潟县的佐渡市、长冈市、出云市等地建立起了保护或繁育中心,为研究和保护朱鹮不遗余力。
如今,初成规模的朱鹮种群在这片生态之地上繁育,成为友谊之鸟的朱鹮也架设起了新潟县与陕西之间的交流之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