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川幸司,清华大学外教,日语教学专家
他有着超凡魅力,被誉为“鬼川”。在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通过自己的摸索和探究,针对中国学生的日语发音问题,独创了纠正中国学生日语发音的“笈川乐谱”、“演讲秘笈”、“朗读秘笈”、“背诵秘笈”等学习方法。出版过《一番日本语》、《对话笈川》、《笈川日语朗读教科书》、《笈川日语演讲教科书》。
点击查看笈川老师的部落主页>>
以下是笈川老师给大家分享的精彩内容↓↓
补漏洞的过程
通过这次日语马拉松演讲,我领悟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按照自己往常的讲课方式,演讲是无论如何也办不成功的。当然如果不试试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进行日语马拉松演讲对我而言,犹如驾着船行驶于海上,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现船破了个洞,于是我不得不一边驾驶一边补洞。日语马拉松演讲就是这样一个补漏洞的过程,演讲的同时积累着经验以弥补不足之处。
在进行日语马拉松演讲之前,我一直是在安全的陆地上尽情驰骋。所以,我可以激情满怀地大声说:“同学们,只要跟着我,绝对没有问题的!每个人都能在全国演讲大赛中获胜!”
此前,当我给自己的学生授课时,即使有时讲解的不是那么明确,他们也能很好地领会我的意思。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我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然而这回的演讲,不管是在哪一个地方,和学生们都是初次见面,尚未形成那种默契。可是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导致第一炮就没打响。9月份,我在演讲的第一站大连就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去大连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日语界的名人,来听演讲的学生肯定都认识我。所以在大连做演讲时,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和现场的观众进行交流。当我发现我每次的发问都没有得到预想的反应时,我特别惊讶。以至于我当时都有点蒙了,这和想象的反差太大。现在想想真是挺滑稽。在前提错误的情况下进行的演讲就好像一封满是乱码的邮件,内容完全让人搞不清楚。估计当时真正迷茫的是学生们吧。
在大连各高校做演讲的那两个星期里,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一贯的授课方式在新到的地方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在哈尔滨做演讲的时候变的很谨慎。具体来说就是在演讲的那两个小时里我密切注意在场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并根据学生们的反应调整演讲节奏。几场做下来发现这种方法还可以,没有什么大的失误,当然我也没有期望一下子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