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即用紫菜包米饭的饭团,是日本老百姓最普通不过的食品。最初是小摊上的一种“小吃”,也可以说是日式“快餐”。日前在新泻,友人请我到海边一家“世界”小店品尝寿司。
名曰“世界”,其实却是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只有一开间门面。走进去一看,装饰全是日本民间的传统风格,但很平常。做寿司的师傅,就在生鲜海产的柜台后面操作,隔窗相望,让人一目了然。三位师傅娴熟地操作起来。其中一位先把硕大的牡丹虾掐下头来,送入厨房做汤,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拆壳、浅切,去除虾线,抹上鲜绿的芥末酱,再从饭盆里掐上一小把香糯的米饭,揉捏成团,垫在牡丹虾肉之下,接着,又把新鲜的切成薄薄的鱼片,如金枪鱼、三文鱼、鲍鱼、牡丹虾、生马哈鱼子、鮟鱇鱼肝、鲷鱼、鳕鱼鱼白、海胆、比目鱼、红色蓝鱼等海鲜,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饭团上,一揉一捏之后,再抹上鲜绿的芥末酱,最后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盘中……
坐下,彬彬有礼的服务员就端上三碟酱油。一碟是碟子边上有一个精致的虾的图案,表明这种酱油用来蘸虾寿司的;一碟放芥末的酱油,用来蘸生鱼片寿司;还有一碟是南蛮虾酱油,用来蘸其他的寿司;调料一上来就有三种,我就感到下文一定非同一般。
一盘寿司端上来,有十一件。通常将一个捏好的寿司叫一贯。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样,色彩非常鲜明。金枪鱼为红色,三文鱼为黄色,生马哈鱼子为红色,牡丹虾呈白色,红色蓝鱼又名喉黑鱼,名不符实,因用火烤过,呈灰黑色,鮟鱇鱼呈肝淡黄色,芥末酱为绿色,如此的色彩组合,真是名符其实的“秀色可餐”了。
|